当一个新生命诞生时,对整个家庭甚至是家族来说,都是可喜可贺的大事。自古以来怀孕、生子、满周岁,一直有许多约定俗成的习俗,为的是希望在一连串郑重的仪式中,表达出心中的喜悦与重视。
随着时代改变,虽有许多习俗被简化,不过,我们仍将带你找寻旧有的生命礼俗,希望带给下一代平安与健康的祝福。
出生第3天 石头洗澡胆子大
宝宝出生后的第三天,在习俗上称为三朝。这一天帮宝宝洗澡时,在浴盆内放入桂花心、橘子叶、三块小石子。
桂花心象征富贵;橘子叶代表甘甜以及繁荣,希望以后能够子孙满堂;石子有两种说法,一是要帮小宝宝作胆,所以要挑选大小适中的石头(胆子不能太小也不能胆大包天),形状要圆,个性才会柔和圆滑。
第二种说法,则是希望宝宝有一个如石头般的硬头壳。
报酒又称报喜,也是习俗“三朝”这天要做的。当祭祀祖先等仪式完成后,就要送鸡酒、油饭至娘家,通知娘家小外孙已经出生了,而娘家则会回以各种补品,让产妇调补身体。
出生第24天 剃头盼孩子孝顺
剃头仪式因各地习俗不同,有人会选在满月当天,有些则出于二十四孝的原因,希望未来孩子能孝顺,而选在出生二十四天时进行剃头的仪式。
另外,再仔细些就会看看剃头当天是初几,又代表着什么意义,如初三(代表富贵)、初四(悦色)、初八(长命)……有时会刻意顺延一两天,等好日子时才剃头。
剃头时,在浴盆里备好阴阳水(一半煮开的水 + 一半生水)放入红鸡蛋(红顶)、鸭蛋(压煞)、艾草(清净)、葱(聪明)、石头(代表作胆以及头壳坚硬),由理发师为宝宝剃掉头发及眉毛后,拿起鸡蛋在宝宝脸上滚一圈,再拿鸭蛋在身上滚一圈,说着“鸡卵面、鸭卵身”等吉祥话,希望宝宝能有鸡蛋般漂亮的脸蛋,及鸭蛋般健壮的身体。
出生满1个月 满月酒重新出发
经过了一个月的“闭关”,母亲与婴儿做完月子,要开始恢复过一般的生活了。
为了庆祝新生命的加入,这天会举行满月酒,小规模的会邀请亲友来吃鸡酒、油饭,正式一些的还会订席宴请宾客。
满月时还有一项习俗“喊鸱鸮”,鸱鸮指的是老鹰。找来哥哥或姐姐背着小娃娃到外头,绕行房子一周,手中还要拿着赶鸡用的杆子,边走边喊“鸱鸮飞上山,囝仔快做官;鸱鸮飞低低,囝仔快做爸;鸱鸮飞高高,囝仔上状元”(福建语)。
然后,背人的哥哥或姐姐,可以获得一只鸡腿。
出生4个月 颈挂饼口水不会流
宝宝四个月大时,就代表跨过了新生儿时期的危险关卡,此时会为孩子做四月日。要准备牲礼、红桃、红龟等祭祀祖先神明,外婆家也会送礼给小婴儿。
另外还有一个仪式就是“收涎”,也就是收口水的意思,因为有的小孩子很会流口水,因此希望透过这个仪式,可能让宝宝不再流口水。
收涎时要准备空心饼干,用红丝线将饼干穿成串,挂在宝宝脖子上,然后请亲友来收涎。亲友会将饼干折成两半,拿饼干在宝宝下嘴唇划一下像擦口水的动作。
然后说吉祥话:“收涎收离离,明年招小弟”,主要是祝福下一胎能一举得男。
出生7至9个月 姑姑送米快长牙
俗话说“七坐八爬九发牙”,代表一个孩子的生长发展阶段。现在孩子营养好,成长速度多半会超越以前,宝宝可能在六、七个月就长牙了。
以前的人觉得只长一颗牙是不好的,所以就有“吃姑米,穿姑鞋”的习俗。请姑姑拿来米(泡过水的米),煮成稀饭让宝宝吃,还要请姑姑送一双鞋让宝宝穿,有吃又有穿,祝福宝宝快快长牙。
满1岁 抓周测前途
抓周指的是宝宝一岁了,为了庆祝宝宝满周岁,准备牲礼及红龟祭拜祖先神明,而外婆外公也会送来头尾(从头到脚的衣饰、金饰)。
也有人抓周时,准备一个包子来擦嘴,然后说“臭嘴去,香嘴来”,主要是希望宝宝以后不会嘴烂,也象征长大的意义。
这天还有一个重要的节目,就是宝宝的第一次性向测验——抓周,将各种物品摆放于小孩面前,任其抓取,传统上常用物品有笔、墨、纸、砚、算盘、钱币、书籍等,预卜婴儿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