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一位华人医生被骂惨了
因为他半天赚了12万澳币

00要说的这位主人公是澳洲一位华人脑外科医生。

在澳洲可能有些人终其一生都不需要认识他,但作为一个华人还是值得来认识一下,这位全澳洲最顶尖的脑外科医生。

2010年年度澳洲人也是为数不多,担当澳洲国庆日演讲者的华人就是这位优秀的华人,最近被推上了澳洲舆论的风口浪尖,也引发了一场网友和澳洲主流媒体的骂战。

这个故事,要从一个小女孩的不幸经历说起。

12岁的女孩,12周的生命

一个珀斯小女孩的父母在Go Fund Me筹款网站上发起的一个募捐。2016年1月的时候,他们的小女儿Amelia ‘Millie’ Lucas(米莉)当时才10岁,却被查出患有恶性脑肿瘤。从那时起,年幼的米莉就几乎一直住在医院,每天需要接受各种治疗: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等。

可是,这些痛苦煎熬的保守治疗,并没有让米莉康复,她脑中的恶性肿瘤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一倍。更糟糕的是,珀斯的医院拒绝为米莉进行手术治疗,因为医院无法承担手术可能造成的瘫痪危险。

如果没有别的医疗方法,年仅12岁的米莉,生命就只剩下12周。

米莉的父母。
米莉的父母。

看着如花朵般美丽可爱的女儿,米莉的父母当然不愿意就这样放弃她的生命。于是他们决定走出珀斯的公立医院,来悉尼寻求更顶尖的医生。在四处打听之后,他们联系到了澳洲最著名的脑外科医生之一的Teo医生(中文名:张正贤)。

02

在澳洲,大多数脑癌或大脑疾病的患者都多少听说过这位“神医”。他的医术在整个澳洲,甚至美国的脑外科领域都当之无愧是顶尖水平。在澳洲,很多高难度的手术,除了他,没有人敢做也没有人能做。

一家人千里迢迢赶来悉尼,张医生认真诊断和研究之后,米莉的病终于有了医治的希望,但有一个问题,这场手术只能在悉尼一家私立医院进行,手术费高达12万澳币(约35万令吉)。

于是,为了抓住这最后的生机,父母只能寻求善良网友的帮助。他们述说了自己的遭遇,也得到了网友热心的回应,很快,网友就募捐了15万澳币(约44万令吉)的善款。

米莉的手术可以如期进行!小女孩有救了!

03

本来这就是一次关于澳洲网友热心募捐,帮助困难家庭共渡难关暖心故事。这种事情在澳洲再平凡不过。可是,当这则募捐在社交媒体广泛传播之后,澳洲的主流媒体突然跳出来,而且话锋直指张医生……

一台手术要价35万令吉!现在的医生都赚这么狠!

一场手术12万澳币(约35万令吉),这在一向以免费公共医疗体系为傲的澳洲,确实是一笔巨额费用,而且这些费用全都需要病人承担。于是,媒体开始怀疑是张医生故意趁人之危。

澳洲明明有免费公立医院,为什么要在私立医院做手术!

因为这是一场在私立医院进行的手术,澳洲媒体似乎有充分的理由怀疑这位权威的医生在剥削病危的病人。还专门制作了专题节目,来拷问这位“昂贵的医生”。

04

可是连线采访张医生后,他的一句话让记者哑口无言。

“这种无端的猜忌是对医生的伤害,我可以直截了当的告诉你,这12万的费用都用在哪里。”

张医生:“其中的8万(约23万令吉),是支付给私立医院,剩下的4万(约12万令吉),需要支付麻醉师、副刀医生、助理医生、护士等等一个团队的费用,平均到每个人头上的费用可想而知。”

记者:“那你能拿到多少酬劳?”

张医生:“不到8000澳币(约2万3211令吉)。即使我免费为小朋友做手术,那也是杯水车薪。”

实际上张医生说的都是实情,关于手术费用的分配,都是有据可查的。他作为一个世界顶级外科医生,耗费巨大的精力来准备和执行这样一台马拉松式的,超高难度和风险的手术,收取8000澳币(约2万3211令吉)酬劳,实在是无可厚非。

他非常坦诚的告诉记者,他只是一名医生,他只想着如何去帮助自己的患者,他没有权利去决定一台手术的收费。大部分钱都是私立医院的收入,私立医院本就是盈利机构,这能怪谁?

医疗系统的锅  澳洲的好医生不背

当这个采访播出后,在澳洲引发了轩然大波!大家并没有被带节奏去指责张医生,反而纷纷站出来力挺他!

“我就是来声援这位伟大的外科医生。你去问问那些他拯救过的病人怎么看待他吧。在我看来,那些批评他的人,根本对背后的政策和张医生这些年来的遭遇一无所知。女主持人,你应该好好去做做功课!以你为耻!你欠张医生一个郑重的道歉!”

“他是一个天才,别人做不了的手术只有他能做,肯定有很多同行嫉妒他。他没有错,他只是在一心救人。请那些批评他的人好好设身处地想一想。张医生,不要去管那些人说的话,你是最棒的!”

“张医生招惹了医疗界的很多人,所以很多人想趁机报复他。我刚刚看了一篇文章,就是说那些医生如何阻止他做手术的。”

“这个记者是不是没上过学。脑外科医生,你只管救人吧!”

“别再诋毁张医生的名誉了!他的手术救了多少人你们知道吗!他是一个英雄!”

“这位记者,请问你就这样坐在摄像机前可以赚多少?你可不可以多做点研究!”

“我被这个记者震惊了!太悲哀了,这个全澳洲最优秀的人居然这样被诋毁。他这些年救了多少人的生命,他让多少人重新过上了健康的生活,这都是其他医生做不到的。他们需要用钱来建立更好的医院,这样张医生才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医生。澳洲媒体少一点这种无知的猜忌吧。”

05

这样的评论,有成百上千条是来自澳洲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网友。

他们有的是张医生过去的病人,有的是这些病人朋友,有的甚至只在新闻报道中听说过张医生,但无一例外,他们坚信张医生是澳洲最妙手仁心的好医生,他们不愿意这样一位好医生被媒体诋毁。

从张医生的采访和网友的一些评论中,我们大概也能了解到这次事件中的一些无奈。

在整个事件中,张医生没有错,如果非要有人为这12万的巨额手术费负责,那就只能是医疗系统了。

我们都知道澳洲有着全世界领先的免费公立医疗系统,但是,既然有免费的医疗,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在Go Fund Me上面筹集巨额医疗费呢?我们的读者也经常在评论中发出这样的疑问。

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公立医疗,有所为,有所不为。

尽管每年澳洲政府都给公立医疗系统投入几百亿的资助,但公立医疗资源依然是紧缺资源。在这种情况下,有限的资源必然会优先分配给当地病人,更紧急的病人和治愈率更高、风险更小的病人。

常常有很多人会抱怨去公立医院看病需要等很久。并不是因为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低下,而是确实有太多需要优先的病人排在前面,而医生却很有限。但这个问题在慢慢解决,比如澳洲接下来几年就会新建大批诊所和医院,等待的情况会有所缓解。

像米莉这样的病人,遇到的才是真正棘手的问题,而且不是靠新建几家医院,多招募一些医护人员就可以解决的。这很大程度上是制度的问题。

06

1  高风险的治疗,公立医院很为难 

米莉为什么要来找张医生做手术?是因为珀斯的公立医院不愿意为她手术。而公立医院的保守治疗,等于就是提前宣判了她的死刑。珀斯的医院之所以不愿意进行手术治疗,是怕手术可能带来的瘫痪风险。

在评论中,有孩子曾经身患绝症的网友,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当他的孩子被诊断出癌症晚期后,医生诊断存活的可能性几乎为零,直接建议转到临终关怀中心。但是家长不放弃,最后求助张医生,孩子竟然奇迹般康复了。

对于面临生死抉择的病人和家属来说,可能他们更希望相信医生能创造奇迹,哪怕只有很小的可能。但是从公立医院的角度来说,这种风险可能真的是不能承受之重,所以,保守治疗依然是主流,很多病人只能选择接受或者离开。但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错综复杂,我们也没有办法去评判公立医院的是非对错,只能认清这个现实。

2  跨地域治疗,公立医院很为难 

而当米莉离开珀斯,来到各方面资源更优越的悉尼,还面临一个问题:跨地域治疗。虽然澳洲没有户籍制度,但是公立医院却有优先服务的范围。公立医院的资源是根据人口分布来分配的,理论上优先服务范围内的病人。像米莉这样需要耗费大量医疗资源的珀斯病人,悉尼这些公立医院也会有些为难,而且,悉尼的公立医院并不一定比珀斯的医院更愿意冒险……

所以,种种原因之下,米莉无法在公立医院接受手术,张医生当然只能让米莉在悉尼的私立医院接受手术。而私立医院就是盈利机构,治疗费用昂贵在所难免。

对于没有购买私人医疗保险的米莉一家来说,35万令吉的手术费只能自己承担。但是和米莉的生命比起来,钱根本不重要。她的父母毫不犹豫地开始筹钱,除了房子没有卖,家里能卖的东西几乎都卖了,但还是差的太远,这才上网向网友求助的。

Go Fund Me上向米莉这样的病人很多,其中张医生的病人就有11位,都是无力承担私立医院的治疗费用。这也成了媒体炮轰张医生的一点。但其实张医生并没有做错什么,公立医院的保守,逼得这些病人求助私立医院,由张医生在私立医院做手术是唯一的选择。
一定会有很多人说,张医生为什么不去公立医院做手术?如果你仔细看前面的网友评论,就会发现一些端倪,并不是张医生不愿意去公立医院做手术,而是公立医院不接受他……

张医生在澳洲很出名,除了他一次次创造奇迹,挽救绝症病人的生命,还因为他曾经被澳洲同行封杀……

07

被公立医院“挤”出来的华人医生
 
在澳洲媒体的报导中,有这样一段对张医生的描述:

“张医生是悉尼一位神经外科医生,也是Randwick Prince of Wales医院微创神经外科的主任。张医生因为一些‘无法手术’或者高风险病例,获得国际媒体的关注。”

从这段描述中可以看出,媒体给这位华人医生的标签是: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他能有如此的魄力,全都是因为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精湛的医术。张医生曾经在美国当了10多年的脑外科医生和医学院教授,在美国时就已经是一名优秀的医生。回到澳洲后,进入Prince of Wales医院神经外科。也是澳洲最优秀的脑外科医生。

回到澳洲的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把病人一个个从死亡线拉了回来,他也因此被成为奇迹医生。

08

堪培拉英雄背后的英雄

据Daily Telegraph报导,一澳洲妈妈因为数年如一日为脑癌患者筹款,而被提名为堪培拉的英雄!而她的背后还有一位更大的英雄,就是张医生!

早在2007年,这位澳洲妈妈Sarah开始出现异常,她经常性的感到焦虑,食欲不振,精神恍惚,以惊人速度萎靡、消瘦下去……当她去医院做了脑CT,结果被诊断出患有多形性胶质脑瘤阶段4!

医生说,她的肿瘤已经太大了,没救了!可以开始写遗嘱了!

Sarah病情恶化的很快,直到医生告诉她只有3个月的寿命。她看着自己两个年幼的孩子,无法就这样离开。可是无论她怎么哀求,医生们只有一句:他们已经尽力了,没有什么能帮她得了……并且劝她想开一点,别想什么癌症的事,放松心情在剩下的日子中好好陪陪家人吧!

就是在这种绝望之下,Sarah找到了张医生。张医生判断,那个肿瘤有7厘米那么大,但是他还是有办法的,让Sarah不要放弃!
得到鼓励Sarah把生命交给了张医生,结果成功了!如今已经12年过去!她还健康地活着!

70%的可能 100%的奇迹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一位墨尔本小哥James Nation的生命里。一段时间,他突然开始不停呕吐,并且伴随严重的头疼!去医院一检查才发现,原来他竟然得了恶性脑胶质瘤!
医生告诉他,这个恶性肿瘤是长在脑干里的,没办法手术!他最多只有8周可以活了!

09

不愿意就此放弃James和妻子Fiona在网上搜索关于“恶性脑胶质瘤幸存者”的词条,看到一位澳洲妹子的自白,同样的病情,但是有一位悉尼的医生帮她做了手术,现在她仍然健康地活着……

那位医生就是张医生。Fiona搜了大量资料之后,决定寻求张医生的帮助,但他们必须要有自己的医生给张医生写推荐信。以为找到希望的夫妻俩却在推荐信这个缓解被毫不留情地拒绝!

他们的医生不愿意冒这个风险,也不愿意推荐他们去冒这个风险!最后,夫妻俩自己带着各种档案材料找到张医生。

手术前张医生如实告知了风险,James的肿瘤确实很难处理,不过他有信心!只是有30%的可能,James会活下来但是瘫痪在床;70%的可能性,他会痊愈!

而事实上经过7小时的手术,张医生去掉了他95%的肿瘤!James活了下来!而且没有瘫痪!张医生又创造了一个奇迹了!

关于张医生“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创造出一个个奇迹的故事,在澳洲的媒体上太多了。他也因为救治病人的巨大成就,被评委年度澳洲人,和澳洲最值得信赖的医生。

然而,这些他一次次创造的奇迹,这些潮水般涌来的荣誉和赞扬,也让他成为同行眼中的另类。

这些高难度高风险的手术,张医生敢做,其他人却不敢做,所以,在他看来有70%成功率的手术,对其他医生来说,可能只有30%的成功率,没有人愿意和他共担风险。

可是一台手术必须要有其他医生的同意,没有同事的支持,他即使有一身本事,也是束手无策。

张医生想要病人“活着”,可其他医生只希望病人“有尊严的死”虽然各有各的道理,但是当看着那些痛苦的家属和求生的病人,张医生的信念有时候强大到想去抵抗整个行业!

一次,他遇到了一位才18个月大却得了脑癌的小宝宝,但是医院拒绝让他为小病人做手术,理由是孩子太小了,肿瘤长的位置也不利于手术!医院直接让孩子父母回家等着。

然而,父母爱子心切怎么会放弃!他们私下里找到张医生求他帮忙!可是,医院为了阻止这场手术,特地去法院申请了监护!只是,张医生抢在法院禁令下达前,帮孩子做了手术,救了孩子一命!

虽然孩子就下来了,张医生却成了大家眼里的“疯子”。

面对同行铺天盖地而来的非议,和被拒之门外的病人,这位一心想救人华人医生非常苦闷,他甚至怀疑是不是因为自己有着一张亚洲人的面孔,所以会被这样不信任和排挤……

010

医院和同行阻止他做手术,连澳洲神经外科学会的人也警告他不要再多管闲事了!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好!

对病人见死不救,只因为他们是别的医生口中的无救之人!

张医生实在做不到,最终他退出了澳洲神经外科学会!既然公立医院不让他做手术,那他就去私立医院做!总之,只要能救人一命,在哪里又有何谓。这也是为什么张医生无法在公立医院为米莉进行手术,其中有太多的无奈和心酸。

尽管被同行排挤和非议,但张医生依然抓住一切机会为病人抢救生命,尽管这两天被媒体猜忌和诋毁,张医生也做着自己觉得对的事情。

其实他完全没有必要背负压力去接这个棘手的病人,但当他看见这一家人在一起幸福的点点滴滴,他于心不忍。孩子才12岁,她值得留在这个美丽的世界。

这几天,他一边帮助米莉筹集手术费,一边认真研究着手术方案。用他的话来说:是可能是他遇到过最复杂的一台手术,他必须全力以赴!

此时此刻,米莉应该正在悉尼的手术室,接受这场可能持续12个小时的手术,我们期待手术成功,期待她健健康康地享受余生。

今天这张网友和澳洲主流媒体的口水战,也让大家看到:公道自在人心,也许在同行的眼里,这是一个不守规矩的医生。但至少在他的病人眼里,他是澳洲最好的医生!

医者仁心,每一位医生一定都是想救死扶伤的,只不过张医生的这颗“仁心”可能更迫切一些。

任何一位好医生都值得被善待,不应该被诋毁和伤害,尤其是给过无数人第二次生命的张医生,也许我们某天会在澳洲街头遇见他那一定要给他一个大大的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