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食盐那么便宜
古代盐商为何能富可敌国?

AA

网友提出,古代的盐商往往是富豪的代名词,各种享用比官家人并不逊色。现代虽然也是食盐专卖,盐业的利润也高,但是占人们的收入比例太少了。

而且,现在盐业供应的大头是给工厂用,中国盐业在国企之中并不属于特别出色的单位。既然个人食盐消耗量是一定的,盐商的利润应该也是固定的,就算明朝所有人口都购买官盐,其实消费和国民经济比起来也属于非常小的部分。那怎么能支撑起盐商这个阶层?为什么盐商如此富贵呢?

网友经过讨论认为,古代商品种类有限,饮食占据了老百姓货币支出的主要,盐又是其中一项很重要的商品,成本低、利润大。

扬州盐商黄至筠修建的个园。
扬州盐商黄至筠修建的个园。

食盐专卖变相人头税

现在食盐廉价和大工业化生产有关,而在农业时代,只有盐和铁是不能自给自足的生活物资,除了产盐区外,其他地方的食盐都很贵,古代的食盐专卖,等于变相的人头税,而采用盐引制度后这些盐商等于政府的包税人。盐作为必需品和消耗品,属于消费支出的大额之一。

以《庄忠甫杂著》所记载的明末江南地主家庭开支为例:

1.饭米一百石;2.柴三万斤(价约十八两);3.肉七百斤(银十二两);4.鱼七百斤(约七两);5.腐一千二百桶(约五两);6.束修十两;7.官银除优免外九限约十三两;8.茶叶银四两;9.家人衣服银三两;10.酱、面、盐、曲银六两;11.油银三两;12.棉花、苎麻银三两;13.修、盖屋银三两;14.酒米十五石;15.杂用银十五两;16.庄上工银六两六钱;17.下用银八两;18.庄上饭米三十石(庄上银、米、叶价抵挡)。

清道光年间两浙盐商许益裕的盐业执照。
清道光年间两浙盐商许益裕的盐业执照。

以上共需支出米145石,银116.6两。其中第16~18项为生产性投资,不属消费项目,第7项是税银,实际为生产成本,严格说也不属于消费开支。

若刨除以上几项,则庄家的一年消费开支为米115石,银102两。米价以当时普通的价格石米一两计算,则共需银217两。其中第1、3、4、5、8、10、11、14项为饮食费用,共152两,其中主食100两,副食52两。食物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70%,主食在食物支出的比例为66%。均低于方行计算的一般农户的比例。尽管如此,消费支出以食物消费特别是主食消费为主的特点仍十分明显。虽然只占2.7%,但要注意这是全国最富裕地区的地主家庭,属于全国消费水平最高的一群人之一了。

而食盐是弹性极低的消费品,地主消费这么多盐,农户也要消费这么多。2.7%基本代表了最低限度。

盐商勾结官商

另外,食盐是古代极少数能够大批量集约化生产而且可以长途运输的必须品。食盐不会变质也不会腐败,而且体系小价值高便于运输。这点是它和粮食的根本不同——不可能有人垄断粮食的生产,但食盐可以。

明代的税率各地长期不同,从2%到苏州最多的百分之十几都有。但税基却很小。所以明代的财政收入基本最多也就这个数。以吴承明的《中国经济史》为例,明末中国白银大约2.5亿两,窖藏1亿流通1.5亿。以一年周转两次计算,至少3亿两的货币流通,而三饷加足,大约一年入银只有一千万两出头。那就是三十分之一。这里没有计算粮食收入和其他杂七杂八的收入,只算了太仓的入银,但同样计算的也只是流通的货币。没有货币化的粮食消费也没算进去。

按此计算,盐在国民支出中至少相当于国家的全部财政收入。实际上是远远不止的,因为取的样板是最富裕群体。既是如此算比例也接近了全部财政收入。所以可以说盐商资本是明清大部分时间最牛的商业资本。

清代仁昌官盐号商号招牌。
清代仁昌官盐号商号招牌。

综上,盐作为必需品、国家垄断、从盐户那里的买价与卖价间差额巨大,却被一小部分商人所垄断,市场有多大?利润有多高?

所以,在盐是相对比较理想的大规模敛财手段的古代,由于产盐区特定,产量特定,盐商在转卖之时是暴利,古代信息流通不畅也是主要因素。朝廷放弃专卖后,虽有重税、盐引,但商人还是获利很大。盐商的巨额财富其实来自官商勾结。

清代扬州马氏盐商修建的“小玲珑山馆”。
清代扬州马氏盐商修建的“小玲珑山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