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鱼怎么养?

作者 Jc Wong

白子红蕾丝孔雀鱼: 经过多年的精挑细选和有系统的繁殖后,可以产出如此漂亮的鱼种。
一般孔雀鱼:在一般水族馆能夠买到的孔雀鱼,有着缤纷色彩,一直都得到大家的喜爱。

孔雀鱼是我国非常普及的观赏鱼,相信大多数有养过鱼的读者都会在某阶段饲养过这种色彩丰富和体型优美的孔雀鱼,那这鱼名字的由来是什么呢?

故事开始在1857到1858年间,居住在委内瑞拉的药剂师,Julius Gollmer先生在自家附近的河里捕获到一群新奇鱼种,将鱼只装好在标本瓶后寄到柏林博物馆,当时博物馆负责人收到标本后只将标本封存起来。

一直到1859年,柏林博物馆的院长Wilhelm CH Peters才开始对封存已久的鱼只标本作出生物学描述,并将这些新奇鱼种命名为Poecilia reticulata,直接的中文翻译是‘网纹花鳉’。

那Guppy这称谓又是怎么来的呢?在1866年,英国生物物种收藏家Robert Lechmere Guppy将一些孔雀鱼标本寄到了伦敦博物馆,鉴定标本后被名为Giradinus guppyi,而且为了表彰发现者就以Guppy作为该鱼的英文俗名。

简单来说,Julius Gollmer先生是被公认为的孔雀鱼发现者,Poecilia reticulata这学名直到现在还在使用,但也因为之后有人误以为发现了新品种而错误命名后,这鱼也被称为了Guppy。

孔雀鱼的基本饲养

 

饲养孔雀鱼的人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只想欣赏这漂亮而令人着迷的孔雀鱼,无论是男女老少都会盼着饲养的孔雀鱼能够在鱼缸里繁殖出小鱼,是一种适合想开始养鱼的入门鱼。而另外一种饲养孔雀鱼的玩家会研究孔雀鱼基因,经过选择性繁殖改良出各种不同的孔雀鱼。

白子红蕾丝孔雀鱼: 经过多年的精挑细选和有系统的繁殖后,可以产出如此漂亮的鱼种。
白子红蕾丝孔雀鱼: 经过多年的精挑细选和有系统的繁殖后,可以产出如此漂亮的鱼种。

这期就简单的讲解一些饲养孔雀鱼的基本知识,分享一些简单的入门知识:
先从鱼缸大小开始,小鱼缸,就养少鱼,要养多鱼,就必须使用较大的鱼缸,一般经验法则是一尺缸可养大概三条鱼,两尺缸可养五至十条,随着经验可增加鱼只的密度。

可以使用自来水来作为新水,必须加入净水剂和硝化菌,安装过滤器后放一点点鱼料到鱼缸里,放入的鱼料会产生阿摩尼亚,这是硝化菌的食物,等大概两、三星期后硝化菌群建立好后就可以加入孔雀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