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蟋 白吃白住蚂蚁窝

撰写/照片/林潮涌

细足捷蚁的蚁后比工蚁大了许多,其腹部的形状和色彩与蚁蟋有些类似。
细足捷蚁的蚁后比工蚁大了许多,其腹部的形状和色彩与蚁蟋有些类似。
雄性蚁蟋,其腹部末端没有产卵管。
雄性蚁蟋,其腹部末端没有产卵管。
雌性蚁蟋,可见其腹部末端有产卵管。
雌性蚁蟋,可见其腹部末端有产卵管。

《蚂蚁与蟋蟀》的故事,大家都有听过吧?话说游手好闲的蟋蟀因平时只顾唱歌作乐,结果在冬天来临时因找不到食物而向蚂蚁讨食,但蚂蚁却不愿和它分享食物,因为窝里的食物是它们平时辛勤劳动的成果。无可奈何的蟋蟀只好黯然离去,最终饿死在雪地里。

其实,若故事中的蟋蟀是蚁蟋(Myrmecophilus)的话,那它肯定不会饿死。因为它不但可在蚂蚁窝里任吃任喝,而且还会有蚂蚁亲自给它喂食!这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但在现实的世界里就真的有这样的蟋蟀。那么,蚁蟋究竟是如何让蚂蚁乖乖地把食物给奉上?它们到底是耍了什么样的手段?

作为一类专在蚂蚁窝里活动的蟋蟀,蚁蟋的体型不能像一般的蟋蟀那样大。否则的话,它们肯定连蚂蚁窝的进口都进不了。所以,蚁蟋的体型都很小,就只有3-5 mm长。另外,蚁蟋也没有翅膀,所以它们并不会鸣叫,因为蟋蟀都是靠摩擦翅膀来发出声音。所以,蚁蟋在蚂蚁窝里一直都是静悄悄的,不太惹蚂蚁的注意。

有碰过蚂蚁窝的人都知道,蚂蚁窝的戒备森严,只要稍有什么动静,就会有一大群的蚂蚁跑出来攻击。那么,蚁蟋究竟是如何进入蚂蚁窝的呢?把自己伪装成一只蚂蚁吗?没错!不过,并不是在外观上,而是在体味!因为蚂蚁是以体味来辨识身份。所以,就算你长得比蚂蚁更像蚂蚁,但体味完全不一样的话,那也会被攻击得体无完肤!

和细足捷蚁住在一起的蚁蟋。
和细足捷蚁住在一起的蚁蟋。
细足捷蚁的工蚁,它们正在照顾蚁茧和幼虫。
细足捷蚁的工蚁,它们正在照顾蚁茧和幼虫。

伪装体味骗蚂蚁

蚂蚁的体味是由身上的表皮碳氢化合物(cuticular hydrocarbons)所发出。蚁蟋只要把这种化学物质涂抹在自己的身上就能伪装成蚂蚁。那么,要如何获得这种化学物质呢?蚁蟋可在蚂蚁窝的材质、蚂蚁褪下的蛹皮、甚至是在蚂蚁的身上找到这种化学物质。在获取这种化学物质之前,蚁蟋必须保持警惕以避开蚂蚁的攻击。由于蚁蟋的身手比蚂蚁来得敏捷,再加上拥有弹跳能力,所以它们在受到攻击时往往可以化险为夷。

当蚁蟋把蚂蚁的气味涂抹在身上之后,蚂蚁就会把蚁蟋当做是“自己人”。这时,蚁蟋就可在蚂蚁窝里来去自如,犹如自家。不过,涂抹在身上的气味会有时效性,必须反复涂抹。一旦蚂蚁发现体味不对,依旧会进行攻击。所以,蚁蟋必须时时提高警戒,有必要时就必须施展一招“凌波微步”!

当蚁蟋在蚂蚁窝里住下来之后,它们可以说是完全不愁吃喝了!无论是蚂蚁在窝里囤积的食物,还是蚂蚁的幼虫和卵,均可成为蚁蟋的腹中之物。另外,有些蚁蟋还会模仿蚂蚁的肢体语言来 诱发蚂蚁的交哺行为(trophallaxis),也就是让蚂蚁把液态食物吐出,并以嘴对嘴的方式喂给蚁蟋。由于蚁蟋的体味和肢体语言和蚂蚁没什么两样,所以那只蚂蚁还以为它是在喂食另一只蚂蚁,完全没察觉出什么端倪!

蚁蟋蒙骗蚂蚁的行为实在是太具戏剧性,一些人难免会质疑其真实性。所谓事实胜于雄辩,上文所描述的行为是综合了学者们长期观察各种蚁蟋所得的成果。若大家依旧半信半疑的话,那倒可亲自观察蚁蟋和蚂蚁之间的行为。由于我国是蚁蟋的分布区之一,所以我们并不必到国外去寻找蚁蟋。如果大家能够找到细足捷蚁(Anoplolepis gracilipes)的窝,那应该也会在窝里找到类似小蟑螂的蚁蟋。把蚁蟋和细足捷蚁混养在一起,并进行观察和记录,或许你会发现更不可思议的行为也说不定!

【免责声明】

“爱生活iLifePost”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