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养生】营养保健品
搭配Yes与No

资深食疗师黄晓洁 ·国际医药大学IMU ·营养与食疗学士文凭(Hons) ·Alpha Nutrition Academy创办人 ·时尚营养运动发起人
资深食疗师黄晓洁
·国际医药大学IMU
·营养与食疗学士文凭(Hons)
·Alpha Nutrition Academy创办人
·时尚营养运动发起人

 

food pyramid turn into pie chart against white background
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加工食品的泛滥,导致我们从天然食物中摄取的营养密度愈来愈低,久而久之身体健康每况愈下,各种慢性疾病轮流找上门,生活品质大受影响。为了让身体重拾最佳状态,服用“膳食补充剂”来填补日常营养所需,顿然成了生活必需品。
大马资深食疗师黄晓洁表示,膳食补充剂(俗称保健品)是以维生素、矿物质、草药、酶、氨基酸或其他膳食成分的提取物为主要原料,通过口服方式来补充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以达到提高机体健康水平,以及降低疾病风险为目的,一般以丸剂、片剂、胶囊或液体形态存在。
接下来,黄老师将一一揭开营养保健品的宜和忌,具体如下:

Supermarket. Paper bag full of healthy food on a white background. Top view. Flat lay. Copy space.

1)维生素(A、D、E、K)

维生素 A、D、E、K为脂溶性维生素,这类型的维生素不易溶于水,无法随着尿液排出体外,反而会随着脂肪被人体吸收并储积在体内,故长期服用会有一定的中毒风险。

2)铁质

有关铁质的服用方式,以空腹食用效果最佳,有利于铁质的吸收。此外,维生素C也能促进身体对铁质的吸收,可搭配橙汁或高C饮料一同服用。
然而要注意的是,服食铁质的时候,千万要避免喝下咖啡、茶和牛奶这3种饮料!这是因为咖啡和茶富含丹宁酸,会降低铁质的吸收;此外,牛奶富含的钙质,同样也会妨碍铁质的吸收。

3)钙质

黄老师打趣表示,钙质和铁质就像水火不容的“冤家”,如果想摄取铁质和钙质的话,建议最好错开进行,比如早上摄取钙质,晚上则摄取铁质。相反,维生素D则是钙质的最佳拍档,能够大大提升钙质的吸收率。
“要提醒的是,人体一天的钙质摄取量为1,000至
1,200毫克,上限不超过2,000毫克,而一次的钙质吸收量仅为500毫克。因此,若一次性过量摄取钙质(超过500毫克)反而是一种浪费,而且还会增加患上肾结石的风险,这点要多加注意。”

4)Omega-3脂肪酸

Omega-3脂肪酸可与富含健康油脂的食物一同摄取,不过对于有做过“心脏绕道手术”的病患则另当别论。这是因为这类病患通常会服用Warfarin抗凝血剂,而Omega-3脂肪酸也具备稀血功效,两者同服会导致人体血液变得更稀释,一旦受伤可能会流血不止,不建议服用。

5)维生素C

维生素C建议最好固定时间摄取,以饭前半小时,饭后2小时最为理想。不过要注意的是,由于维生素C酸度高,空腹可能会导致恶心,此外高剂量摄取也可能会导致腹泻。

6)维生素B群

黄老师指出,长期缺乏维生素B12会导致神经系统受损,进而引发贫血、舌头发炎、身体疲累、肌肉无力、知觉麻痹、思觉失调、味觉减退、人格改变(抑郁易怒)、记忆力衰退等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相当广泛。
询及维生素B群的服用方式,建议早上空腹进行,可提供一天的精力,另外不建议晚上摄取,会影响睡眠。

4

虽说服用膳食补充剂乃是大势所趋,但其实并非所有人都需要服食保健品,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如饮食不均衡、营养缺乏、生病、怀孕、老年人体弱多病等才需要日常服用。
“保健品只是辅助,维持均衡良好饮食习惯,才是最重要。”

营养师食谱推荐

姜黄虾仁

5

6

材料(2人份):
姜黄粉1茶匙、虾仁12只、灯笼椒半粒(切条状)、花椰菜半杯、红辣椒1个(切片)、海盐半茶匙、桔子1粒、大蒜5瓣(切碎)、小洋葱3个(切碎)、姜1小片(切碎)、胡椒粉少许。

做法:
1.在煎锅中加2汤匙油,加入大蒜、葱和姜。炒至香,放入姜黄粉、盐和胡椒粉;
2.将西兰花、红辣椒、灯笼椒放进去,用中火炒至近熟;
3.把虾放入锅里,炒至变色(肉变成不透明的白色);
4.放在盘子上,加一点桔子汁,即可享用。

营养价值:
1.研究证实姜黄素能增加机体的免疫调节能力,也具有超强抗氧化、抗发炎和预防慢性疾病。黑胡椒的胡椒碱,能使姜黄素的吸收提高2,000倍。
2.甜椒富含维生素C和植物生化素,可增强免疫系统,有效抵抗病菌侵袭身体,还可以减少氧化应激。
3.十字花科蔬菜如椰菜花富含维生素A、C和E,以及抗氧化剂和纤维,是强身健体的重要食物之一。

【免责声明】
“爱生活iLifePost”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