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将军为何要穿披风?

不管古代将军,还是现代的神话英雄大都身系披风,正气凛然,可见它的存在还是有道理的。
不管古代将军,还是现代的神话英雄大都身系披风,正气凛然,可见它的存在还是有道理的。

在现代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将军身着精良的铠甲,系上硕大招展的披风,让人感觉英姿飒爽、威武挺拔。

铠甲是为了保命,但系上披风让人感觉有些画蛇添足,这还能挥洒自如、血战疆场吗?毕竟古代大侠对决前都是先脱下披风的呀!难道古代沙场将士就是为了拉风摆酷?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古代将军打仗时系披风的原因作用。

作用一:代表身份

古代军队,能够身系披风的往往都是校尉级别以上的将领,当然也包括精锐骑兵部队或御林军,一般士兵是没有资格系披风的。披风的制作越是精致华美,代表此人在军中的地位越高,这是身份的象征,也是士兵的重点保护对象。

作用二:保暖御寒

披风流行于明朝,是一种既可以在室外穿,也可以在室内穿的防风外衣。虽然将军时常系披风,但披风也是根据季节进行更换的。比如冬天就厚一点,以防寒保暖为主;夏天就薄一点,能醒目地让士兵们看到就行。形制大多是直领对襟,颈部系带,有二长袖,两腋下开衩。后来披风还出现了立领对襟的样式,这在一些古代画像中经常可见。

披风,还有一个名字叫“斗篷”,类似于现代风衣。古代战争一般持续时间较长,动不动就旷日持久,再加上行军路途遥远,需要系上披风遮阳避雨,挡风防砂,赶上隆冬大寒,很多将军还要换上厚厚的棉披风。所以披风一开始的用途,便是为了防寒保暖。

将军是一场战争胜负的关键,如果他病倒了,那整个部队将处于不利地位。所以他们都有特制的披风,也是他们差别于普通士兵的标志。

作用三:防护伪装

“打蛇打七寸,擒贼先擒王”,身着精良铠甲的将军往往是敌军重点关照的对象,战场上将军冲锋陷阵,最怕的就是对方神箭手的冷箭,尽管身着厚实铠甲,但手臂、大腿等关节处容易成为目标,硕大的披风能够迷惑敌军弓箭手的视觉,同时飘扬流动的披风也能卸掉弓箭的很大一部分力道,减少伤害。

其次,系披风是为了让自己手下的士兵快速找到自己。古代将军的披风,颜色大多是亮色,比较醒目,比如大红或全黑。在打仗的过程中,由于人数众多,所以将军可能会与士兵冲散。这时候,将军身上的披风,便是士兵找到他最关键的东西。有士兵在身旁护卫,将军才不会被敌军轻易斩杀。

作用四:包扎伤口

在古代战场上,千军万马对阵冲杀,短兵相交,血肉横飞,血流成河,一场大战下来,将士们几乎人人带伤,在古代医疗手段十分匮乏的条件下,小小的擦伤都能感染致命。一场大战结束,将士们会快速查看自身伤情,及时撕开披风包扎止血,防止感染。

作用五:旌旗引导

古代战场的指挥系统并没有现代这么发达,战场上杀声震天,昏天黑地,人人杀红了眼,只知道“闻鼓进军,鸣锣收兵”,直到大战结束,很多士兵还迷茫地没搞清胜负如何。为此,战场上需要有旗帜鲜明的“领头羊”,指引士兵冲锋的方向,鲜艳醒目的大红披风就像一面战旗,鼓舞士兵朝着胜利的方向不断前进!

作用六:威压震慑

古代披风最初、最主要的作用就是鼓舞士气,威压震慑敌军。试想一下,一支军纪如山、训练有素的大军,旌旗招展,铠甲鲜亮,枪樱、盔缨、刀彩等随风舞动,可以极大地提升部队的威武之气和战斗力,这也会给敌军带来很大的压迫感。另外,古代身系披风的部队,往往都是气势如虹的精锐虎狼之师,整体冲阵可以发挥以一顶百的功效,普通敌人遇上这样的部队冲杀而来,早早就溃散逃命了。

【免责声明】
“爱生活iLifePost”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