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出真字】七星娘娘端庄温柔
笑口常开送财来

中国民间曾盛行崇拜七娘妈,民俗又称祂为七娘夫人、七星娘娘、七星夫人,其塑像或画像多为端庄温柔的妇女。

古代医学不发达,家中孩童稚嫩抵抗力差,常受各种疾病侵袭,幼儿死亡率高,民间百姓就将命运寄托在神明身上,七星娘娘就被奉为保护孩子平安的女神。

七星娘娘

护身符保平安

为了让每个子女都平安长大,许多父母便把子女送给七娘妈为义子或义女,称为“拜契”,七星娘娘是儿童的保护神,祈求神明保佑孩子四季平安,快高长大。

没有子女的,七星娘娘能授子女,有子女的,祂能保平安,所以有许多小孩,在十六岁以前都要配戴七娘妈的香火,等到十六岁时的农历七月初七日还愿。

凡给七娘妈作契子的孩童,在七夕黄昏须在门口设供桌准备鸡油饭、胭脂水粉、鲜花、大金、婆姐衣等祭品,并以铜钱系上红丝线挂在孩童颈部,称为“挂志”,此后每年七夕都须拜七娘妈并更换红丝绵以示“换志”,直到十六岁“脱志”、“出花园”为止。

民间俗信,十六岁以下的儿童都受到七娘妈的护佑,所以,婴儿出生满周岁前,即由母亲或祖母抱到寺庙去祈愿,并用古币、锁牌、银牌,串上红绒线为絭,系在颈上,直到满十六岁时才在那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日拿下。

七星娘娘作为护子神之一,很受大众崇拜,孩童疾病缠身时,便去七娘庙中祈愿,有的还让孩子认七娘妈为“干娘”,不少家长还给孩童“请”来铸有娘妈名号的“长命锁”的护身符,以保平安。

家有刚满十六岁者,祭谢七娘妈必不可少的,还有一座纸扎的七娘妈亭,特供粽类、面线,祭后,烧金纸、经衣、并将七娘妈亭焚烧,无法焚尽的竹骨架丢至屋顶,此称“出婆姐间”(婆姐,传即临水宫夫人女婢),表示该孩童已成年,胭脂、白粉一半丢至屋顶,一半留下自用,据称可使容貌与织女一样美丽。

4412

慈悲之心有求必应

台湾民间流行一种“成丁礼”,男孩子长到十六岁时,在农历七月初七日那天,父母带着小伙子拿着供品去七娘庙酬神,感谢七娘妈保护自己孩子,度过了幼年、童年和少年时代,终于长大成人了,姑娘家长到十六岁时,有的也要祭谢七娘妈。

民间相传,七星娘娘就是天上的七位织女,七星是北斗七星的总称,在这些星座里住着七位仙女,祂们个个都是织艺高超的织女,专司桑木与织丝的女神,可以自由飞翔于天上人间,传说七位织女全是玉皇大帝的掌上明珠。

其中的第七位织女,与人间的牛郎相恋,并育有两个孩子,后来被玉皇大帝知道,强迫祂们分开。

织女被天兵天将押回天庭后,牛郎非常伤心,老牛为了帮助牛郎飞上天,自己撞墙而死,牛郎才有办法依照老牛的嘱咐,披着它的皮飞上天庭。

在老牛的牺牲之下,牛郎用箩筐挑了两个孩子飞上天庭找织女,就在快要追上织女的时候,却被西王母用头上的金簪划出一条银河,两人只能隔着银河相望。

下降的七星娘娘,一直笑口常开的对着善信笑,据信徒透露,遇到任何解不开的难题,向七星娘娘求助,祂从来不拒绝,记者这次求祂赐金字,祂一口就答应。

七星娘娘赐的金字是4412,不过,“2”写得大大的 ,看来看去没有玄机,不知你们的眼力如何?有瞧出什么倪端吗?

【免责声明】
“爱生活iLifePost”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