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乳牛场爆发H5N1
高温杀菌仍检测到具传染性病毒

IMG_4209

美国乳牛场近期爆发H5N1禽流感疫情,2024年6月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简称NIAID)于国际顶级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发布最新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虽然牛奶在经过高温处理后,H5N1禽流感病毒数量显著下降,但在使用摄氏72度加热15秒的高温短时杀菌法(HTST,为其中一种常见的商业巴氏杀菌方法)处理的牛奶中,仍检测到少量具传染性的病毒。

美国乳牛场自2024年3月下旬爆发高原病原性禽流感H5N1疫情

自2024年3月下旬以来,美国德州、密西根州、爱荷华州等12个州,陆续发现有乳牛群感染H5N1亚型高病原性禽流感(Highly Pathogenic H5N1 Avian Influenza)病毒,并且已有3例人类感染病例、出现结膜炎症状。

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在5月份的公告中表示,已对来自38个州的297项市售牛奶产品进行了定量即时聚合酶连锁反应(qRT-PCR)测试,虽在约5分之1的样本中检测出病毒残留物,但经进一步检测后确认均无致病活性。FDA也声明强调美国市售牛奶均会经过巴氏杀菌处理,消费者无须担心食用安全。

最新研究:巴氏杀菌法可能无法完全去除牛奶中的禽流感病毒?

不过H5N1禽流感疫情爆发后,隶属于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下的NIAID洛杉矶实验室的研究团队为了验证两种常见巴氏杀菌法的效果,从蒙大拿州的一头山狮的肺部取得H5N1病毒,并将其与未经高温杀菌的生乳混合。

实验结果显示,含有高浓度H5N1禽流感病毒的生乳在摄氏63度下加热2.5分钟后,病毒活性便显著下降10的10次方倍,而商业巴氏杀菌在摄氏63度下通常会进行30分钟的加热处理,因此可以达到有效灭活。

然而,有3分之1的生乳样本在摄氏72度下进行20秒的加热处理后,仍检测出极少量的传染性病毒。由于目前在此温度下进行巴氏杀菌的市售牛奶,通常只会进行15秒的加热处理,研究团队表示,假如生乳中含有足够高浓度的H5N1禽流感的病毒,经过此杀菌方式处理的牛奶可能仍具有传染之风险。

但是研究团队进一步解释,这些研究结果仍受限于实验条件,考量到被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生乳实际上可能会有不同的成分、或者含有其他可能影响加热处理的病毒,因此,有必要使用商业巴氏杀菌设备对受到感染的牛奶进行实验验证。除此之外,目前人类是否会因为饮用含有H5N1禽流感病毒的牛奶而致病仍不得而知。

对此FDA则表示,已经与美国农业部合作,正在进行巴氏杀菌的验证研究,一旦有可用的结果将会立刻公布,但是根据目前所有证据表明美国市售牛奶是安全的,且强烈建议民众不要饮用生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