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Kuala Lumpur,可以说从马来西亚独立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座新旧辉映,东西交融的国际都市,这里也是马来西亚人口最多、最密集的城市。但你知道吉隆坡以前是一片泥泞沼泽吗?
吉隆坡的马来文名Kuala Lumpur中,Kuala是指两条河流汇合之处,而Lumpur则是泥泞的意思,因此,Kuala Lumpur合在一起就是 “泥泞汇合处”。
尽管如此,吉隆坡地名的由来,还是有其他说法。例如,当初这座城市的名字是Pengkalan Lumpur,也就是泥泞码头的意思。另外,也有人说这个地名来自于广东方言的 “烂芭”,意指泥泞满布的森林地。
吉隆坡地名由来众说纷纭,也缺乏该名字真正来源的确实记载。不过,从各种不同的版本中,我们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吉隆坡在以前应该就是一片充满泥泞沼泽的森林。
除此之外,还有吉隆坡内7个历史最悠久地区的地名来源,看看是否有你熟悉的地方?
1.Brickfields
Brickfield指的是吉隆坡中央车站一带,昔日是都市的边陲地带,早期设有铁路机房、州立工厂等,是支持吉隆坡早期建筑与发展的主要建筑材料生产地,开埠历史与吉隆坡极为密切,也是吉隆坡乃至巴生谷地区印裔社群主要聚集地,因此也有“小印度”(Little India)之称。
Brickfield为“砖场”之意,其名由来要追溯至1881年吉隆坡的一场大火以及洪灾,当时两场灾难摧毁了吉隆坡大部分的木造屋,当时的雪兰莪参政司瑞天咸(Sir Frank Swettenham)基于安全考量和卫生理由,推动大规模的街屋改建计划,规定人们必须改造砖屋,因此砖的需求量突然大增。
1890年代,吉隆坡锡矿产业蓬勃发展,吸引大量人口涌入,也因此吉隆坡进入了第二波发展时期,并催生出一个集木材厂、仓库、砖瓦窑和金属与木工部门的州立工厂(State Factory),厂址就位于如今的马来西亚邮政中心,工厂前方的道路命名为“Brickfield Road”。由于当年十五碑处处为砖厂曝晒砖块的地方,因此取名“Brickfield”。
2.Kerinchi
Kerinchi位于吉隆坡和八打灵再也之间,尽享便利公共交通以及完善的生活设施,所以当地的房地产业发展蓬勃。
不过,很少人知道的是,Kerinchi在以前只是一个简朴的村庄,居民大多是来自印尼Jambi、Acheh和Minangkabau的移民。基于大部分的村民是来自印尼Jambi区的Kerinchi,所以这个村庄也被广称为Kampung Kerinchi,直到后来正式记录成为这个地方的官方名字。
3.Sentul
Sentul有国内最古老的印度庙,也是全国最大铁路和火车维修厂坐落之处。今天,Sentul是与吉隆坡市中心毗邻的活跃地区。
相传Sentul的名字来自于檀香树(Santol Tree),这是一种当初在当地随处可见的树木。
不过,也有人说Sentul来自淡米尔文中的 “Senggul Tul”,意指尘埃,也是反映出当初这个地方因为铁路和火车工厂在此,所以尘埃滚滚。
4.Cheras
位于吉隆坡东南方的Cheras可说是一个特别的地区,因为该区的一部分是属于吉隆坡市,而另一部分则位于雪州。
传说以前Cheras一带种植稻米,而稻米的马来文是 “Beras”,所以这个地方直接被称为Beras。不过,由于这个地方的居民大多是华裔,而这个地名常被误称为Cheras,因而沿用至今。
关于Cheras还有流传另一个版本:最初发现蕉赖村时,有一木浮沉于河中,故取地名“Tera是”,该条河则名为“Sungai Teras”,后来口耳相传就变成了如今的“Cheras”。
5.Ampang
Ampang和吉隆坡市中心相依,两个地区以市中心的主要道路Jalan Ampang连接。因为两个地区相近,所以历史故事也相仿。
根据Ampang Jaya市议会网页资讯,Ampang这个地名从马来文 “Empangan”(水坝)演变而来,是指当初建在区中的水坝。
6.Setapak
Setapak以前是以采矿和橡胶而闻名,如今则是吉隆坡最受欢迎的地点之一,因为该区距离吉隆坡市中心少于10公里,而且公共交通便利。
关于这个地区的名字来源,有人说是来自马来文一步之遥(Setapak),因为该区与吉隆坡市中心相近而得到此名。
7.Kepong
Kepong距离市中心10公里,为当初在此采矿的华人聚集地。
对于Kepong名字的说法有两个,其一是来自在当初随处可见的书,Pokok Meranti Kepong。其二则是来自该名字的马来文意思——被包围的,因为这个地区被森林和高山围绕。
摘自:EdgeProp.my
【免责声明】
“爱生活iLifePost”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