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卫生部疾控厅发言人珠莱女士透露,近日发现一名自中东入境泰国的外国人感染利什曼病(学名:Leishmaniasis,又名黑热病)。
她指出,利什曼病是一种由动物传播的疾病,泰国自1996年起便已有病例报告。
珠莱表示,截至目前,泰国累计约有40多名患者,虽然病例数量不高,但已出现死亡案例。数据显示,2025年已有两宗死亡,分别发生在宋卡府和曼谷,因此公众仍需提高警惕。她强调,利什曼病的防范措施与骨痛热症相似,主要是避免被蚊子及沙蝇叮咬。
关于该病的潜伏期,目前尚无明确结论。症状方面分为轻重两种类型,轻症患者通常会在身体或脸部出现肿块,经过治疗后病情可改善;重症患者则可能出现病情扩散至其他器官,伴随慢性发烧、皮肤苍白、肝脾肿大等症状,严重时甚至致命。
珠莱进一步指出,为预防利什曼病,民众应采取与防范骨痛热症相同的措施,如使用防蚊药物、穿着能遮蔽皮肤的衣物等。她补充,目前泰国对于骨痛热症已有完善的检测机制,而针对其他由昆虫传播的疾病,通过防止蚊虫叮咬同样可以有效保护自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