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扮网红半年
揭行内不道德黑幕

澳洲记者Elise Potaka和Calliste Weitenberg分享的图片及贴文全是复制成功网红的方程式。
澳洲记者Elise Potaka和Calliste Weitenberg分享的图片及贴文全是复制成功网红的方程式。

2

3

为了令品牌对这个帐号有兴趣,记者Elise Potaka和Calliste Weitenberg精心设计的IG图片及帖文故意假自爆与富豪未婚夫请去旅行,跟足网红方程式。
为了令品牌对这个帐号有兴趣,记者Elise Potaka和Calliste Weitenberg精心设计的IG图片及帖文故意假自爆与富豪未婚夫请去旅行,跟足网红方程式。

 

记者在节目分享“网红制造过程”及揭露行业的不道德秘密。
记者在节目分享“网红制造过程”及揭露行业的不道德秘密。

“KOL”、“网红”(网络红人)近年在广告界内大行其道,以往的广告主角大多是明星、艺人,但自从社交平台的兴起,所谓的“素人网红”反而更受广告商及小型品牌的青睐。到底Instagram的帖文广告收益是否如此好赚?广告界内又出现什么不道德的秘闻?澳洲网台特别广播服务公司(SBS)的时事节目《The Feed》为更深入了解“网红营销市场”,两名记者特意设立了一个假的“网红”Instagram帐户,进行长达6个月的社交平台广告文化调查。

两名澳洲网台特别广播服务公司记者 Elise Potaka 和 Calliste Weitenberg 开设了以 Mia Wilde 的新晋素人网红为名的 Instagram 帐户 @thatcoastalgirl ,她的帖文总是出现正能量的讯息、开怀大笑的自拍、有趣又休闲的生活点滴,因而为她带来超过 7 万个追踪者。不过,Mia Wilde 跟一般的网红不同,就是事实上她并不存在,只是为了研究现今的 IG 网红广告文化而虚构出来。

@thatcoastalgirl 的账号中,有些写上“#ad”、“#sponsored”或“#paidpartnership”的帖文,让你清楚知道是广告。可是,如果网红只是在 Instagram 里谈到“神奇”的头发维他命“真的有效”,或是她身穿的女装运动服“真的不会擦痛皮肤”,你又会相信吗?

自从第一代网红及明星的网上广告帖文价钱以几何级数上升,或是她们已打进 Forbes 富豪榜,不再需要再接这些案子后,往后多了小商户品牌都在寻找所谓的“素人网红”,这些少过 10 万 followers 的素人,可能是你的邻居、旧同学或朋友的朋友,而她们亦有另类的广告市场。

创建虚假 Instagram 帐户,有助了解网民为何会真诚相信那个充满赞助内容的网络广告世界,并展示了这个商业世界对那些有投资在网红身上的商户、对消费者,以及那些正追逐网红梦的人的意义。为迎合现今市场需要,Elise Potaka 和 Calliste Weitenberg 决定将“自己”定位为热爱生活的健康网红。首先,她们花了一日时间在沙滩和一些咖啡店拍摄了数辑照片,她们还天真的以为这已经足够。

结果,做网红原来是件很花时间、吸光精力的苦力工作,因为你做的一切、你爱的所有人,最终都只成为帐户里的内容。网红每日要上载多个帖子,不只是要有照片,还要有经过长时间剪辑而成的影片,而为的就只是网民的一个“赞好”。为了令品牌对这个帐号有兴趣,记者知道需要有最少 2,000 个追踪者,但在首一个月,她们发现那是很困难的,最后只吸引到大约 180 个的追踪者。

催谷Followers常见手法

由于需要在最短时间内提升追踪者人数,所以就出现了“购买追踪者”及“互助群组”等催谷帐号人气方法的现象。想Instagram 的追踪者人数自然增长,是件相当困难的事,即使有爆红的内容,还需要长时间的管理与经营,才得以令数字稳步上升,否则就只剩下出钱给 Instagram 作 Ad Boost(广告推广) 的选择。

当然,网上还有很多不正当的“购买 Followers”的渠道,记者就从一个宣称“出售真实用家追踪者”的网站购买了 2,500 个追踪者,但事实上,这批追踪者似乎全部都是假帐号。然后,记者亦购买了“赞好”和“观看次数”,并加入了一些名为 engagement pods (互动小团体)的“互助群组”。在这些群组里,用户同意赞好并在其他人的每则帖文留言。虽然 Instagram 表示会持续打击这些假帐号和 engagement pods,不过记者的实验显示,蒙骗系统仍然是普遍而容易做的事。

当记者的帐号达到了 2,000 个追踪者,赞助内容就开始找上门来,有的赞助内容并没有付费给网红,而是寄送产品,希望他们能提供免费的帖文,为其产品宣传作为回报。然后,记者与一家为网红和品牌在网上牵线的中介公司“The Right Fit”签订了合同。该公司声称,它的平台审查了网红,确保他们不会涉及诈骗行为。

品牌一般会传来一段简短文字,交代记者于帖文中要说的话,但当中只有一个品牌请记者要在帖文加上“广告”或“赞助”的字眼;而其中一个透过 The Right Fit 找记者的品牌,更表明不要加上广告字眼。The Right Fit 表示一直尽力审查任何作虚假陈述的帐号,并一直透过分析工具,向顾客提供透明、公开的资讯,令他们可以就着想跟谁合作而做出有根据的决定。而在赞助帖文中没加上相关字眼,其实是有违行业本身指引,亦可能违反消费者法例。

记者为此接触了 Instagram,然而对方拒绝当面采访邀请或回答问题,并发声明表示:“我们在 Instagram 上有严格的政策,要求在所有包含品牌推广或商业内容中,使用披露的工具。”

商家误信广告效能 最终得不偿失

在调查结束前,记者与超过十年来受饮食失调症折磨的网民 Niki Reed 见面,去年,她严重限制饮食后,最终被送入了医院。多年来,Niki 在看到网红的推介后,就会购买一些减肥产品和健身计划:“他们分享了自己生活的一部份,造成跟你似乎有亲密关系的错觉,所以你(对他们)产生某程度的信任,你亦更容易受到他们推广的产品所影响。”Niki 表示,对网红的粉丝而言,全面披露社交媒体上的广告是重要的“断路器”,提醒网民“他们推荐那款保健品并非因为他们曾经使用……而是因为这是收了钱的内容。”

网红营销市场的确是一个正在蓬勃发展的行业,全球的价值更达到 150 亿美元(约627亿令吉),眼见这么多由素人变成红人的例子,不禁让人起了“欲望”。不过,这个现象似乎对于网红本身、广告商及 followers,都未必是个好事情。

19

1116

10

为了吸引追踪者,开始时记者从朋友身上“众筹”照片和影片。
为了吸引追踪者,开始时记者从朋友身上“众筹”照片和影片。

【免责声明】
“爱生活iLifePost”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