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味精,大多民众印象皆是“不健康”、“吃多会口渴”等。对此,外科医师江坤俊指出,根据国外许多研究显示,味精只是“一般食品添加物”,不会致癌。至于大家口中说的吃了会口渴,医师也做出解释。
江坤俊在《江P医件事》说明,味精的全名为“麸胺酸钠”,在1907年被发现,而味精是由很多天然食材提炼而成,像是海带、玉米、番茄蘑菇等。为何大家会对味精反感?江坤俊说,因为很多人吃了味精后就会发现“嘴巴很容易渴”。
江坤俊解释,味精里头含有“钠”,因此吃多了就会容易口渴。换言之味精若加太多,就等同于“吃太多食盐”,但氯化钠本身有咸味,可意识到不能加太多,味精则是鲜味,为了让汤好喝一点,就会加很多味精,“不知不觉吃进很多钠”。
此外,江坤俊提到一种症状“中国餐馆症候群”,表示以前很多外国人去中国餐馆吃东西后,就会觉得很不舒服,便认为是加了味精的关系,所以味精就被污名化。后来经过很多人研究,发现只是他们对吃的东西不习惯,跟味精没有关系。
至于味精到底会不会致癌?江坤俊说根据很多国外的研究和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欧盟都把它认定只是“一般食品添加物”,并不会致癌。
江坤俊还说,许多人认为味精不健康,因此煮汤时选择用高汤块,但实际上高汤块里面的成分也是味精、盐巴,再加上很多添加物,因此若高汤块的成分没有明显的标示,就可能比味精更不安全。